驚蟄旅順天沐溫泉帶你看蓓蕾嫩芽
驚蟄為二月節。“微雨眾卉新,一雷驚蟄始。田家幾日閑,耕種從此起!惫湃朔Q冬眠為蟄,蟄為守,“割房霜為匕,天寒百蟲蟄”,蟄隱是為養生。而萬物出為震,震為雷,驚醒為慌,驚慌為亂,春雷為鞭策,勞碌一季重新開端。
驚蟄三候
桃始華:驚蟄之日,“桃始華”,桃之夭夭,灼灼其華,乃鬧春之始,紅入桃花嫩,青歸柳葉新,流水桃花,便勾引出千媚百態。
倉庚鳴:驚蟄后五日,“倉庚鳴”,倉庚就是黃鸝,黃鸝最早感春陽之氣,嚶其鳴,求其友。倉為青,青為清,庚為更新,“昔我云別,倉庚載鳴”,文人由此也稱它“離黃”,“離黃穿樹語斷續”就成了悲聲。
鷹化為鳩:再五日,“鷹化為鳩”,古人稱“鳩”為布谷鳥,仲春時因“喙(huì)尚柔,不能捕鳥,瞪目忍饑,如癡而化”。到秋天,鳩再化為鷹。
驚蟄詞
浮云集。輕雷隱隱初驚蟄。初驚蟄。鵓(bó)鳩鳴怒,綠楊風急。 玉爐煙重香羅浥。拂墻濃杏燕支濕。燕支濕;ㄉ胰碧,畫樓人立。
——范成大
樹繞村莊。水滿陂(bēi)塘。倚東風、豪興徜徉。小園幾許,收盡春光。有桃花紅,李花白,菜花黃。 遠遠圍墻。隱隱茅堂。飏(yáng)青旗、流水橋傍。偶然乘興,步過東岡。正鶯兒啼,燕兒舞,蝶兒忙。
——秦觀
節氣養生
“春雷響,萬物長”,驚蟄時節正是大好的“九九”艷陽天,氣溫回升,雨水增多。除東北、西北地區仍是冬日景象外,我國大部分地區平均氣溫已經升到0℃以上,大部分地區都已進入了春耕。
警惕春季流行病
春暖花開的季節,也是各種病毒和細菌活躍的季節。諸如流行性感冒、流行性腦脊髓膜炎、流行性出血熱等傳染病在這一節氣容易流行爆發,大家需提高警惕,注意家庭、個人衛生。體弱多病者,特別是小孩,最好不要到人多的地方去。市民如果發現不明原因的發熱、咳嗽、呼吸困難、皮疹等,應及時就醫。
“春捂”
驚蟄時節盡管天氣轉暖,但冷空氣活動仍較頻繁,天氣變化快,氣溫時高時低,尤其是早晚和中午的溫差相當大,如果不注意保暖,很容易著涼感冒,并引起呼吸道疾病。此時可能會出現“倒春寒”。因此“春捂”在此節氣中還是很重要的,尤其是老年人,不要因為天氣變暖而過度減衣。
適當運動
驚蟄時節,運動不宜太過激烈。人們才從冬季的寒冷中舒緩過來,需要循序漸進,外出踏青、郊游、放風箏都是不錯的選擇。此外要重視精神調養,應戒暴怒,更忌情懷憂郁,要做到心胸開闊,樂觀向上,保持恬靜、愉悅的心態。
遠離“春困”
驚蟄時節,氣候回暖,人們很容易感到困倦、疲乏,無精打采、昏昏欲睡,民間稱之為“春困”。遠離“春困”,除了保證充足的睡眠、作息規律、加強鍛煉外,在飲食上宜清淡,宜多吃富含植物蛋白質、維生素的清淡食物,避免食用大油大膩食品。
飲食宜清淡
驚蟄時節,乍暖還寒,氣候比較干燥,很容易使人口干舌燥、外感咳嗽。生梨有潤肺止咳、滋陰清熱的功效,民間素有驚蟄吃梨的習俗,可生食、蒸、榨汁、烤或者煮水。飲食宜清淡,油膩的食物最好不吃,刺激性的食物,如辣椒、蔥蒜、胡椒也應少吃。
——驚蟄旅順天沐溫泉帶你看蓓蕾嫩芽